7省土地延包11月启动,4个实在福利,农户都能享
从2025年11月起,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,要在安徽、湖南、广西、河南、四川、江苏、山西7省整省推进了。这7个省份覆盖全国22%的耕地,大概2.8亿亩,不管是有地的老农户,还是没地、地少的乡亲,都能拿到实打实的好处。今天用大白话给大家说清楚,
从2025年11月起,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,要在安徽、湖南、广西、河南、四川、江苏、山西7省整省推进了。这7个省份覆盖全国22%的耕地,大概2.8亿亩,不管是有地的老农户,还是没地、地少的乡亲,都能拿到实打实的好处。今天用大白话给大家说清楚,
我老家在农村,爸妈一辈子靠种地过日子,前阵子打电话还说担心土地承包到期后没地种,怕村里打乱重分折腾人。直到我查了2025年的土地新规,才赶紧跟他们报了喜——这次调整根本不是“折腾地”,全是给农民的实在福利,不管你是在家种地,还是进城打工没管地,都息息相关!
“家里添了3口人,地还是20年前的3亩地,孩子长大连种庄稼的地方都没有”“二轮承包时在外打工没要地,现在想回乡务农却无地可种”……打开农村话题论坛,类似的吐槽比比皆是。自上世纪90年代“增人不增地、减人不减地”政策推行以来,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已稳定近30年。
“家里添了新人,地还是老样子?”“盼了这么多年,2025年到底能分到地吗?”——土地“增人不增地、减人不减地”实行几十年,不少无地少地农民盼着重分土地,2025年土地延包新规落地后,答案终于明确:不会全国打乱重分,但7省试点启动4重硬保障,无地农民不用再“望地
家里有地的、想种地的朋友注意了,2025年土地承包的大事来了,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试点已经扩大到7个省份,尤其是无地少地的农户,这次能拿到4重实实在在的保障,往后种地、享权益都有法可依了,今天老周就把这政策掰开揉碎了给大家讲清楚。
刚添了小孙子的你,是不是盯着家里那几亩承包地犯愁?孩子呱呱坠地落了村里户口,红本本上写得明明白白是村集体成员,却连一分地的影子都见不着;可转头看看村里,不少老人过世好几年,名下的地还安安稳稳"占"着,甚至有人进城定居十几年,老家的地还荒着没人种。这问题是不是像
最近不少农民朋友都在问:2027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就到期了,听说不重新分地,那没地的咋办?其实这事儿国家早有明确说法,“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”,而且不搞大规模重分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地农民没出路,今天就用大白话说说具体能走的几条实在路,全是政策里藏着的干货。
前几天回乡下老家,三叔蹲在院门口抽着旱烟,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。他说刚听村里广播,2027年土地承包到期后不重分,自家小子去年把户口迁回村里,连一寸地都没捞着,以后咋过日子?其实不光三叔犯愁,村头晒谷场上,好几个年轻人都在念叨这事儿。后来我特地跑了趟镇里的农业服
前几天回老家,叔伯们凑一起聊得最热闹的就是土地延包的事。村里广播说2025年要扩大试点,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30年,不少人一开始以为就是“地还是自己的”,后来村支书拿着政策文件一讲,才明白这里面的实惠真不少,比单纯保住地管用多了。
前几天回老家,堂弟跟我诉苦:“1999年出生的,打小就没分到过地,2027年土地延包后,是不是这辈子都跟土地没关系了?”不光他,村里不少年轻人和因征地失去土地的老人,都在为这事犯愁,总觉得没地就没了根。其实我特意查了2025年刚施行的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》和农
晨雾还没散尽的时候,村头老槐树下就聚了不少人,烟袋锅子的火星子在薄雾里明灭,话题绕来绕去,总离不开“地”。我端着刚熬好的玉米糊凑过去,刚坐下,隔壁王婶就拍了拍我胳膊:“你听说没?2027年土地承包到期后,好像不打乱重分了!”这话一出口,周围的议论声瞬间高了八度
上周回农村老家,堂哥拉住我反复问:“2027年土地承包就到期了,我家孩子去年刚结婚,一直没分到地,以后可咋整?”其实不止堂哥,村里不少没地的农民都在担心“没地种就没收入”。今天结合2025年国家最新出台的《农村土地承包延包工作实施细则》,先讲清“不重分地”的原
“2027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”的国家政策已深入人心,但“不重新分地”的原则也让部分无地农民感到困惑与焦虑。他们的权益如何保障?未来的出路在哪里?本文将以国家最新政策精神为导向,摒弃过时传言,为无地农民梳理出清晰、务实、合法的解决方案。
最近村里议论最多的就是“2027年土地承包到期”的事,没地的农户盼着能分块地种,有地的农户又担心自家地被划走,越传越焦虑。其实这事儿早有定论——2019年中央就明确发文,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继续延包30年,不会搞大规模重分地 。政策一明确,没地的农民犯了愁:“
土地延包政策不是简单的"延长租期",而是对农民最实在的保障。过去"增人不增地"的规矩让不少新添人口的家庭犯难,这次调整给了三类人机会:新生儿、新媳妇、返乡创业者都能参与分地。这不是打破规矩,而是让政策更有人情味。土地需要活力,村庄需要未来,年轻人回来种地是好事
上周回村,邻居王婶蹲在田埂上跟我叹气:“孩子2012年生的,到现在没分到一分地,2027年承包期一到,要是还不分,以后靠啥吃饭?”不远处,种了30年地的老周也愁,手里的地要延包,可他想修个蓄水池,又怕政策变,不敢轻易投钱。
“家里1999年出生的娃至今没地种,2027年承包到期能分地吗?”最近不少农民朋友都在琢磨这个事儿。距离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只剩两年多时间,关于土地重分的传言满天飞,但官方答案其实早就明确了——不打乱重分,承包期再延长30年至2057年。这消息让有地农户吃了定心
秋收刚忙完,河北邯郸的老张就被村里大喇叭喊住了。“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,承包地不打乱重分!”听着政策播报,老张攥着锄头的手都紧了几分——他家承包的8亩地刚换了滴灌设备,这下可算彻底踏实了。这则从中央传来的消息,短短几句,却像颗“定心丸”,让全国几亿
清晨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抽烟,总能听见三叔公念叨,说家里那几亩地的承包期眼看要到,往后能不能接着种心里没底。不光是三叔公,这两年走村串户,十户农民里有八户都会问起土地承包的事——毕竟咱农民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,土地稳了,日子才能踏实。